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中心动态  科研成果  专家简介  学术交流  人才培养  资料下载 
站内搜索:
 
   
 
 首页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中心动态 
 科研成果 
 专家简介 
 学术交流 
 人才培养 
 资料下载 
 
  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中心主任李可亭教授在“商丘好人”文化推进会上发表演讲
2017年04月05日 15:33      浏览:

中心主任李可亭教授在商丘好人文化推进会上发表演讲    

   

   

   

    3月23日上午,“商丘好人”文化推进会隆重举行。记者 傅青 摄  

12年前的3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就李学生英勇营救遇险儿童献出年轻生命的壮举作出批示。为了持续培育“商丘好人”道德品牌、着力引领“通达商丘”文明风尚,3月23日上午,我市隆重举行“商丘好人”文化推进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文明委副主任李文慧,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庆出席推进会并讲话。市长张建慧致辞。市领导苏长青、周树群、王全周、朱明伦出席推进会。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瑞怀应邀出席。  

在观看了“商丘好人”群体事迹宣传片《时代的风尚》后,李文慧说,商丘这次举办的活动主题鲜明、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好人文化建设,引导和激励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商丘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博大精深、厚重多元的文化植根于商丘人的血脉和灵魂深处,滋养出爱国奉献、忠厚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传承。  

李文慧对商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商丘好人”品牌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李文慧要求,要持续深化“好人”宣传,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好人”宣传方式,注重故事化讲述、全媒体传播、多渠道展示;要延长宣传链条,持续关注“好人”的成长发展,宣传展示他们的新进步新成绩,不断挖掘其精神价值,使他们始终焕发光彩;要持续关心关爱“好人”,不断完善礼遇和帮扶“好人”机制,在精神上嘉奖、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好人”,褒奖善行义举,形成正向激励;要定期对“好人”典型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社会认可度、帮扶情况等,引导和鼓励他们珍惜荣誉、不忘初心,继续传递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王庆在讲话中对商丘市委、市政府在打造“好人”品牌、凸显“好人”文化中所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商丘探索出了一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子,立足于“好人”文化,用先进典型榜样引领风尚,在全社会倡树正能量,路子走得非常坚实。商丘擦亮了“好人”这个品牌。商丘的“好人”文化氛围特别浓烈,不管是正在建设的“商丘好人”主题公园,还是刚刚成立的“商丘好人”融媒体中心和“商丘好人”网上展馆等,一说到商丘,就跟“好人”联系在一起,为“河南好人”品牌的塑造立了大功。商丘建立健全了一套好的机制,除了建立推荐宣传帮扶机制外,还设立了“商丘好人”帮扶基金、组建“好人”联谊会,为“河南好人”品牌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和借鉴。  

张建慧在致辞中说,商丘历史厚重、文化烂灿,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来具有崇德尚善、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商丘好人”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他们的义行善举,传承了商丘的历史文化精髓,展示了商丘的文明风尚,凝聚了商丘人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感动影响了中原大地,正激励着全社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商丘又好又快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张建慧指出,商丘目前正处于抢抓机遇、奠定基础、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更需要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推动商丘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希望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以文明河南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培育好、宣传好、关爱好“商丘好人”,持续扩大“商丘好人”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作出商丘应有的贡献。  

苏长青在讲话中指出,“商丘好人”现象由个体到群体,由“好人”群体转化为“好人”品牌、“好人”风尚,从而形成了“好人”文化。我们要通过推进“商丘好人”文化,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用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流价值肯定好人行为,点赞好人事迹,在豫东大地营造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激励更多的人学习崇尚敬仰争当“商丘好人”。  

胡瑞怀在致辞中说,李学生在温州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感动了温州,感动了商丘,也感动了全国。因为好人李学生,商丘和温州两座城市结为友好城市。2016年年底,温州建成杨府山道德主题公园,公园里有一处道德馆,李学生的事迹和图片一直在道德馆里展出。胡瑞怀说,温州和商丘两座城市,因为好人而相识,因为相似的道德禀赋而相连,两座城市目标相同、文化相亲、气质相近,欢迎商丘的领导专家和“好人”朋友到温州走走看看,领略温州的别样山水和别样的文化内涵。  

会上,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陈瑛,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副院长吴玉军,省委党校教授康来云,商丘师范学院教授李可亭等,围绕“好人”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商丘好人”现象的理论思考和弘扬“好人”精神、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正能量等内容,从不同角度,深刻剖析“商丘好人”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商丘厚重历史文化的熏陶和传承。  

“商丘好人”文化推进会之前,参加会议的领导在市行政中心1号楼一楼大厅接见了“商丘好人”代表并参观了《归德至善——“商丘好人”图片展》。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原站长刘先琴、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史宝银、中国青年报河南记者站站长潘志贤、农民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张培奇以及省主流媒体、市属媒体、新媒体代表出席会议;英雄李学生的女儿李敏以及来自天南地北的“商丘好人”代表,“商丘好人”团队代表,全市各行业先进人物代表,市直有关单位代表近千人出席会议  

   

附件:李可亭教授发言稿  

爱与善,滋养好人的责任与担当    

李可亭  

2017年3月23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商丘好人”,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爱与善,滋养好人的责任与担当。  

近段时间以来,我被一个个“商丘好人”的事迹感动着,也常常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商丘好人”已不再是李学生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种现象、一种文化。“商丘好人”以他们自己的道德光芒照亮了我们的生活,以他们的责任担当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改变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和前行的方向。他们尽管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却用爱与善的力量,温暖社会,感动大地,拨动心弦。他们用自己大写的“好人行动”唱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曲曲赞歌。  

人们或许会问,商丘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好人?在人心浮躁、道德滑坡、利益至上的当下,“商丘好人”为何能在大江南北,做出一件件感动社会的好事?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好人文化的根是传统文化中的爱与善的精神;正是爱与善的情怀,滋养了商丘好人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去采访好人,他们可能会说,做好人好事,是出于本性与自然,说不出这是责任与担当,上升不到责任与担当的高度。诚然,本性与自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如果没有责任与担当,好人好事就不会持续并形成风尚。  

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商丘为中心,在方圆100多公里的地方诞生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思想家,形成了“中华圣人文化圈”,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等传统文化思想。这些传统文化中爱与善的精神,滋养了商丘大地上的好人和好人文化现象。  

孔子的祖先是商丘夏邑人,春秋时期的宋国是孔子的祖先之国,即祖国。孔子对于仁、义、礼、智、信,都有精到的论述,但惟对于仁和爱,其关怀程度更加突出。我曾经做过统计,在《论语》中,“义”这个字出现了24次,“礼”74次,“智”(知)11次,“信”38次,而“仁”出现了109次。在仁、义、礼、智、信中,仁出现的次数最多。  

我们今天读《论语》,有如春天般的温暖和冲动。孔子讲为政、讲做人、讲学习、讲交友、讲修身、讲处世,都围绕着“仁爱”做文章。仁爱思想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论述是很多的,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都出现在《颜渊》篇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者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仁”的本质是爱人,爱亲人,爱家庭,爱社会,爱自然。在孔子看来,不仅我是人,我的亲亲(家人)是人,我之外的他人也是人。无论这些人长相如何,身份何异,贫富贵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是人。这种理解就是仁,就是爱。这样,爱就必然地包含着对他人和世界的责任、使命和担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并认为“仁”为“恻隐之心”,即是一种怜悯同情之心;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很难想象,“无恻隐之心”的人,见死不救的人,见困难不帮助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还是不是人,尽管孟子已明确回答:“非人也”。  

墨子是商丘人,曾做宋国的大夫。墨子的思想中,首先讲“兼爱”,讲“非攻”,就是互相的爱别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不要打仗,使人民群众免遭兵灾之苦。墨子深深爱着自己的国家,爱着宋国的人民,当强大的楚国准备攻打宋国的时候,墨子挺身而出,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墨子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脚烂,毫不在意,十天后到达楚国的都城郢。到郢都后,墨子先找到鲁班,与鲁班对阵。墨子用腰带模拟城墙,以木片表示各种器械,同鲁班演习各种攻守战阵。鲁班组织了九次进攻,结果九次被墨子击破。鲁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墨子接着又义正词严,说服了楚王,使楚国被迫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  

这个事件很是动人,我曾多次感叹至深。首先,墨子尽管也是学者名人,但他却很平民化,在去楚国的途中,不坐车,而是靠双脚走路。并且这条路很是漫长,起点在泰山脚下,目的地在今天的湖北荆州一带。十天十夜,他孤身一人,走得脚上起了泡,撕下一块衣服布条包扎后继续前行。其次,墨子还有很多像他一样会制造守城工具的弟子,在宋国都城严阵以待,准备随时迎击楚国的进攻。  

商丘人可能最像墨子,墨子的民间品质渗透到了商丘人的心间。自古至今,从商丘诞生或者走出的好人,在气质上更像墨子。豪爽、厚道、见义勇为、扶弱济贫、不精于计算甚至带点傻气……等等等等,成为商丘好人、好人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  

第二,商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证实,商丘有5000年的文明史,与华夏文明同步,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丘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商丘好人崇德向善,大爱无疆。燧人造火,开启人类文明历史的新纪元;阏伯司火,观测天象安排农时农事,以保障人们的生活;仓颉造字,为华夏文明的传承提供了工具和载体;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个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的文学形象,这个忠孝两全的女将军感到了多少后人,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面对安史之乱叛军的进攻,忠烈将军张巡,带领军民死守睢阳,他虽然最后牺牲了,甚至找不到它的尸首,人们只能招魂而藏,但张巡反对分裂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在我们应天书院学习、从我们应天书院走出,后又执掌应天书院两年的范仲淹,主持了庆历新政,面对宋朝的“积贫积弱”,他改革创新,在著名的《岳阳楼记》中,他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思想,已经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清朝康熙年间十大才子之一宋官至吏部尚书,为官清廉,勤民务实,康熙皇帝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商丘历史上的这些名人和他们的事迹,为商丘好人的出现,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商丘历史上的这些名人,又何尝不是中国的脊梁!  

商丘在历史上被称为“应天”“归德”。“应天”为顺应天命,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顺应天道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惟如此,才能家国和谐,事半而功倍。“归德”,今天可以理解为“旨归在德”,即要求人们回归到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人素质完善自我与他人之人格。  

长期的文化积淀,历久的良知孕育,日夕渐染,约定俗成,铸就了商丘人崇德向善、爱家爱国、尊老爱幼、勤政清廉的好人现象和“好人文化”。  

第三,注重引导,加强机制建设,新时期,自有新风尚。    

商丘是“三商之源”,是“三商文化”的发源地,是商先公先王的主要活动区域,商汤在这里建立商朝,商丘成为商朝的第一个都城。这之后,春秋时期的宋国、汉朝时期的梁国建都于此。北宋末年,赵构在商丘称帝,开启了南宋的历史。这说明,商丘是中国重要的都城之一,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商丘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的大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沃土,滋养灵魂,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乐善好施的民风形成了一种优秀的文化积淀,“商丘好人”群体的诞生与商丘适宜的土壤和环境密不可分。  

多年来,商丘重视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重视开展“道德讲堂”进单位进企业活动,传承国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挖掘传承应天书院精神,进行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重视弘扬商丘历史文化,打造“华商之源,通达商丘”城市品牌,倡导“游商丘古都成,读华夏文明史”……以培育发现、示范带动、帮扶回报“三项机制”为总抓手,着力打造以“平民英雄”为精神标杆的“商丘好人”品牌,壮大“商丘好人”群体,涌现出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商丘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队、商丘义工联、“跟我来”志愿服务队等好人团体,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多人次荣登全国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榜”和“中国好人榜”。  

爱与善,是挂在心底里的一轮澄澈的明月,它照亮的,是一个人精神的天空。一个一辈子行善的人,心底里的阳光,已经超越了个人,升起在尘世寥廓的江天之上。它照的,是这个世界所有人的良心,以及灵魂的纯度。这样的大善,看起来,似乎只是对被救助者境遇的改变。实际上,它改变的,是所有沐浴在阳光中的人的灵魂  

爱与善是一粒种子,心是一朵花,善行是一枚果实。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怀揣着这样一粒种子,它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长出最富人情味的奇葩。然而,有的人丢弃了它,逐渐变得冷漠;有的人玷辱了它,最后走向邪恶。  

爱与善的果实里,藏着这个世界最深沉的厚道,以及最醇厚的温暖。生命的花园中,如果每一粒善念的种子,一心想着为他人长出温暖的果实,那么,这个世界必将是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  

毛泽东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纪念白求恩》。他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来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大家说一说,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我们大家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毛泽东教导我们:“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商丘好人”致敬!祝愿“商丘好人”一生平安!祝愿商丘好人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谢谢大家!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腾讯新闻 | 新浪新闻

     版权所有:商丘师范学院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平原中路55号          邮编:476000       招生电话:2587991 2587992   网络维护 15560007883